在母亲之河,黄河中下游豫西地区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三门峡。城市虽然不大,却因“白天鹅”驰名中外,每年慕名来观赏、拍摄白天鹅的人达数以万计,三门峡也因此被誉为“天鹅城”。

     “天鹅城”源自于1957年新中国动工兴建的集防洪、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为一体的“万里黄河第一坝”。1960年大坝蓄水运用后,为长期干旱少雨的库区周边地区带来了雨露甘霖,也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库区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形成了大面积湿地。这些浅水地带和沼泽区域有着大量的植物根茎、草籽儿、鱼虾,沿岸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以及收成后散落的豆粒、玉米粒等充足的食物,再加上这里背风向阳,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家园”。每年都有数十种珍稀水禽、异兽在这里安家落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的白天鹅,从外蒙古国和北方其他地区飞临三门峡保护区。

  一、基本情况

   1995年,三门峡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库区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95万公顷;2000年,《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将三门峡库区黄河湿地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同时,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优先计划;200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湿地保护名列其中;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个省辖市九个县(市)区,东西长301公里,跨度50公里,面积6.8万公顷(102万亩),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三门峡段面积2.85万公顷(42.75万亩),涉及灵宝、陕县、湖滨区、渑池四个县(市)区18个乡镇,保护区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东至渑池南村,北至省界与山西省的芮城、平陆相邻,南界地物不明显,有拐点坐标立界,东西共长长205公里。

保护区核心区有2个:三门峡库区核心区和湖滨区核心区,面积1.44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0.5%。三门峡库区核心区面积1.39万公顷,涉及灵宝市、陕县、湖滨区三个县(市)区。湖滨区核心区面积0.05万公顷;缓冲区0.2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7%;实验区1.21万公顷,位于缓冲区边缘,占保护区面积42.5%。

  二、保护现状

整个保护区三门峡段实行处、站、点三级保护网络。保护区三门峡设管理处一个,灵宝、陕县、湖滨、渑池四个县市区各设管理站一个,设保护监测点10个,面积近1420公顷。保护区三门峡段管理处是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还另设有灵宝国家级监测点和陕县省级监测点,渑池、湖滨2个市级监测点。

2004年三月整个保护区完成了《总体规划》,2004年9月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期限为2005—2010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5—2006年,第二阶段2007—2010年。截至目前,保护区一期工程已竣工验收;二期已进入实施阶段。

2003年,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修建了青龙涧河大坝;2004年又投资3600万元修建了苍龙涧河大坝。两座大坝的建成,一方面扩大了湿地面积和保护范围,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2007年河南三门峡市与一河之隔的山西运城市建立了对白天鹅的联动保护机制,并于2007年、2008年分别召开了两届关于保护白天鹅的联席会议。

   三、保护区鸟类资源

经过十余年的调查,保护区内有植物743种,动物867种,其中鸟类175种。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大鸨、白头鹤、白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大天鹅、灰鹤、豆雁、班头雁等), “中日” 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83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22种。此外,保护区内还有鱼类63种,昆虫437种,维管束植物598种,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每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三月,白天鹅从寒冷的北方飞到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主要栖息在灵宝冯佐、程村,陕县张湾桥头村,湖滨区三水厂、王官等水面宽阔的保护区内。经过保护区多年的保护,三门峡黄河湿地内的白天鹅数量由1990年的28只,增加到到2005年的上万只,占保护区越冬天鹅数量的90%以上。2007年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观察到蒙古国环志的白天鹅14只,2008年观察到蒙古国环志的白天鹅23只, 其中2008年11月8日晚5点在三门峡王官滩区就观察到7只环志的白天鹅。观察结果显示,蒙古环志的天鹅虽然有些后来又迁移到别的区域,但实际上三门峡仍起到中转站的作用,已成为蒙古中北部繁殖天鹅目前已知的主要越冬栖息地。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近几年来保护区加大对湿地保护的管理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使黄河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日益增强,也基本杜绝了猎杀、毒杀白天鹅事件;但是我市保护区湿地现在仍然面临着多种威胁:围湖造田、滩涂开垦、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湿地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三门峡库区水位持续下降、气候变暖等自然原因,仍然导致我们宝贵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湿地在面临上述威胁的同时,保护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宣传教育滞后,资金短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水平落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确保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与来此越冬、歇息的不断增加的珍稀水禽协调一致,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对珍稀水禽的保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争取使保护区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逐步把保护区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关于我们    授权申明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09  ICP备案号:豫ICP备20014513号-1

地址:三门峡市六峰路涧河北  电话:0398-2826585  邮箱:smxhhsd@163.com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056号